为什么有些管理者工作能力强,却绩效平平,有些人工作能力不突出,却又有很有突出的绩效,这是为什么呢?其中包括很多客观的因素,但更为重要的是后者更加懂得如何管理下属,管理者最大的成功在于让整个团队凝聚起来,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,“管理,就是让他人做事的艺术”,作为管理者,要使团队具有战斗力,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质,更应具备卓越的管理艺术,用自已的人格魅力感染下属,使下属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和服从,从而有效地形成合力,取得成功,管理者的成功之道是什么?
1、永不动摇的勇气
要成功,你就得在众人面前保持永不动摇的勇气和胜券在握的气概,无论是在一帆风顺还是波涛汹涌时,你都必须镇定自若,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决心,你要相信没有人会跟着一个对前途绝望的将军,试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,如果毛泽东、周恩来都灰心丧气了,红军可能“万水千山只等闲”,最终实现胜利会师,扭转乾坤吗?拿破仑说过一句话:“一只绵羊率领一百只雄狮打不过一只雄狮率领的一百只绵羊”,要取得胜利,就把绵羊的一面藏在内心深处,而让自已像雄狮一样无畏,虽然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,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有危机感,如履薄冰、小心谨慎,正如比尔盖茨所说:我们距关门倒闭永远只有十五天,只有居安思危,才能意识到逆水行舟、不进则退的困境,保持创新和活力。
2、公司的发展
正如赛马场上的骑手和骏马,优秀的骑手要获得成功必须依赖彪悍的骏马,个人和公司的关系同样如此,个人的发展必须和公司的发展结合在一起,才能取得共赢,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,只有公司发展了,个人才能发展,因此管理者无论于公于私都必须以大局为重,不以大局为重的人,是绝对不可能赢得下属的信赖的,管理者在处理事务时,应该不论个人好恶,不论亲疏,光明磊落,一碗水端平,在工作中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,功过分明,在用人时,知人善任,任人唯贤,而不任人唯亲,拉帮结派,在涉及责任时,严于律已,主动承担责任,在处理矛盾时,秉公办事,不亲此疏彼,使倔强的人互相妥协,使心存芥蒂的冤家握手言和,绝不可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
3、先之以身
遇到困难要“先之以身”,遇到享受要“后之以人”,要求别人做到的,自已首先做到,只有这样才能服人,正人,赢得下属的心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与其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,只有以身作则,以实际行动去影响人、激励人,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如果不学无术,夸夸其谈,说得多,做得少,就会使下属失望,挫伤下属的积极性,导致离心力增强。
4、原则
在工作中以温和的态度和下属接触,在谈笑中解决问题,但决不能信奉无原则的调和主义,做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,在工作中该坚持的原则就必须坚持,不能因怕影响与下属的关系而放松管理,在处理问题时,不能“多栽花,少种刺”,态度坚决,处罚严厉,既可体现管理者的人格威慑力量,又具有很强的警策力,使批评的影响持久而深远,不仅要做个有原则的人,还要做个健忘的人,有宽厚的气度,对于下属的缺点和失误,一定要掌握分寸,在严历批评后,又持宽容和体谅的态度,帮助下属总结经验、吸取教训,而不能把问题储存起来,秋后算总帐。
5、以理服人
批评会使人有不同反应,有人因此努力奋进,有人因此心灰意冷,有人因此恼羞成怒,因此管理者必须既善于批评,又善于抚慰,在工作中帮助,在生活中关心,缔造团队上下之间深厚的感情,使之产生“受人滴水,报之涌泉”的感激之情,从而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,另外培育人才,使下属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,是一种更深层更广泛的关心,可充分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,而且有利于增进感情,使下属朝气蓬勃,奋发向上。
6、尊重自主权
大凡有才之士,都有极强的自尊心、自信心、成就感和荣誉感,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,管理者应充分信任他们,如果对人将信将疑,处处设防,必然伤害其自尊心,产生不安全感,影响工作积极性,最后不欢而散,“信而不疑”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,因为信任不是单方面的,你给别人以信任,才能换来别人对你的信任,你对别人的信任有多深,别人对你的信任就有多深,以信任换信任,就能聚集才华横溢,而又肝胆相照的人才,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,在下属的职权范围内的事,要放手地让他去做,但也绝不能放松监控,“权利导致腐败,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”,因此对过程的适当控制是必须的,当然这种监控是在制度、程序上的监控,而不是听非正常渠道的小报告。